实验室简介

2021-06-16 14:27:34 阅读6次

基本情况

数字人文典籍大数据分实验室(Digital Humanities Lab and Big Data of Chinese Classics,以数字人文科学为技术手段,以中华文化数字化传承、创新与全球传播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中国文学与中华文化典籍大数据研究与全球传播为主要任务,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研究范式创新、国际话语权建构提供智库支持。

实验室面向当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国际学术话语“失语症”问题,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文明互鉴与交流融合的理论挑战和现实困境,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对外传播的国家重大文化战略,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实验研究目标,通过促进人文与技术交叉融合,创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研究范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文学与中华文化典籍大数据研究“中国学派”,建设一个涵盖古今的大数据平台“中华文化数字融合与全球传播大数据平台”。平台开发建成具备英汉比对、文本重编、自标平仄、自动注释、主题检索、互文分析、知识关联、时空定位、数据统计、可视化呈现等十大功能。平台根据文学研究的知识体系,以古代文学的相关典籍和研究文献为基础,汇集由古代及今人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学总集、别集、研究论著与所涉及的相关史料,全面集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依据不同的研究层次与需要平台将各类型的典籍与文献整理分为作品、目录、评点、研究、辞典、史料等六大类,以满足大数据时代中国语言文学学术研究对数据化和检索智能化的需求。

 

主要功能

科研大数据平台功能:构建“中华文化数字融合与全球传播大数据平台”全面开展中华文化典籍人文数据库建设工作、汉典重光古籍数字项目、中华文化典籍对外译介平台建设借助比较文学变异学等具有世界影响的理论成果,推动相关研究的学术创新、体系创新、话语创新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智库功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根本,以数字融合与全球传播为目标,通过数字人文方面的实验研究与深化实践,推动中国文学与中华文化典籍大数据及国际传播研究,进一步巩固本土理论积累,扩大国际影响,打造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高端智库平台。

 

   

研究方向

中国文学与文化典籍大数据研究:围绕中华文化典籍“走出去”和“收回来”开展全球中华文化珍贵典籍藏书的数字回收和数字化检索追踪,研究中华文化典籍作品翻译的影响、变异;构建中华文化数字人文典籍数据库,研发中华文化典籍对外译介系统,推动中华文化典籍国际化传播;构建中华文化数字化共享平台,探索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新模式,完善内容创作环节中的数据共享、确权、推广和定价机制,为中华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市场推广奠定基础。

中华文化数智整合国际传播研究:依托中华文化数智国际传播实验平台建设,致力于新技术环境下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准确和有效传播,努力建设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在全球视野下探索“数智”时代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路径,以此努力建成数智时代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国家智库”。

人文典籍.jpg

组织架构

03.png

QQ截图20210617110844.jpg

协同机构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教育部四川大学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舆情与信息传播研究中心及四川省比较文学基地

四川省大数据分析与融合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

四川省网络大数据认知分析工程实验室

四川企鹅新媒体学院等

 

 

建设规划

实验室致力于服务当前国家与社会对人文学科建设和新文科人才培养的需要,探索人文与科技的协作方向、新文科建设模式、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方向,探索文科实验室发展模式,力争实验室打造成世界一流的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传播的学术高地和国际传播枢纽,为国内文科实验室建设提供可参照方案。

实验室立足“中国文学与文化典籍大数据”“中华文化数智整合国际传播”两大研究方向,围绕“1+2+3+4”建设规划展开工作。

建设成1个大数据平台:中华文化数字融合与全球传播大数据平台;

主攻2大研究方向“中国文学与文化典籍大数据”“中华文化数智整合国际传播”;

打造3个特色数据库:中华文化数字人文典籍数据库、中国文化研究学术数据库、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优秀案例数据库;

建设4大实验研究平台“汉典重光”古籍数字化平台、中华文化典籍数字化共享平台、中华文化典籍对外译介实验平台、中华文化数智国际传播实验平台。

0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