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多民族传统故事数字创新转化研究

2021-06-09 18:04:26 阅读1次

一、研究方向总体概述

本方向研究,主要由数字文学场景沉浸实验分中心牵头组织,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及教育部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配合推进。强调中华多民族传统经典故事提炼与前沿科技的创造性结合,以“设计-实验-科研-推广”为核心逻辑,设计文化体验场景,征集实验参与人员,采集并分析数据,研究最有价值的文化体验方式运用于各大商旅文创产业,研发并推广原创商业文化IP。

本研究方向将按照整体规划,在依托传统学科主体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方法资源的同时,充分借用数字技术手段进行跨学科、跨机构、跨地区的人力、技术、工具经验等多元联动,与新闻传播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人类学、比较文学、计算机科学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有力推动新知识体系和方法的建构。研究将围绕“三个三”——“三个中心,三个目标,三个面向”的研究规划,加速推进我国传统文化产业研究范式的升级和转型,以及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的数字化生存及文化创意领域的创新。尤其凸显研究与实践转化联动,具体如下: 

(一)个中心:

中国故事数字创新转化库

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沉浸体验中心

文化创意研究实验室

(二)三个目标:

教师学术力量聚集的基地

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现场

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的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创新

(三)三个面向:

学生实践:校际科研实践、数字化文学实验设计、中国多民族传统文学与文化创意展览

产业咨询:政策咨询、优秀文创产品展示、前沿技术体验

社会服务:校企结合、实验基地、推广应用

 

二、研究特色

(一)建立中国故事数字创新转化库

中国故事的数字化创新,是一个已经正在进行中的过程,且已经产生了有影响力的成果。然而,现在国内却没有一个系统的资源库,以致造成熊猫是中国的,《功夫熊猫》却是美国的这种尴尬现象。所以,本实验室将中国故事的数字创新转化成果收集起来,传播开来。

中国故事的转化成果主要体现在新型大众传媒中。与传统阅读不同,影视、游戏、动漫、玩具、服饰乃至二次元、cosplay、虚拟偶像等载体中,都呈现出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传统故事的新形象。迪士尼影视中的花木兰形象,以《西游记》世界观为原型设立的《大话西游》《梦幻西游》等游戏,成为许多80后、90后的记忆,更是占据了大部分诞生于信息时代的00后们的文化休闲生活。以《王者荣耀》为例,权威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6.26亿人,时下最火爆的现象级网游《王者荣耀》,用户规模早已突破两亿,成为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人无人不知的国民手游,近年甚至跨出国门开拓海外游戏市场,举办国际性的电竞职业联赛,其影响力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

因此,本方向计划建立国内外唯一的中国故事数字创新转化库,将目前基于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的世界观、人物形象、故事框架、民族元素等改编、创新的数字化成果全部收集起来,储存在其中。它包括纸质的形式,借鉴中国典籍传统编写方式,按照条目依次展开,对接经典;同时,计划设立线上版本,依靠超链接、关联数据、关键词等搜索方式,组建成为一个集文本、影像、声音、游戏体验、VR虚拟形象为一体的网络博物馆。如以川大优势的比较文学学科点为支撑,点进以“孙悟空”形象的条目,可以同时看到在美国、越南、日本等他国流传的描写孙悟空的文本;又可以依靠学院新闻传播学,加入孙悟空在他国版本中的影视形象;可以让访问者体验腾讯网络游戏中的孙悟空,如《王者荣耀》中的孙悟空英雄。这种丰富多彩的展现形式,呈现为“线上+线下”结合的展览馆,不仅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数据库,亦可以为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的转化创新提供综述性的参考。此外,与其他封闭性的数据库不同的是,本数据库是开放性的,参考“百度词条”的运营形式,后台设有四川大学专业的审核人员,只要审核其内容合理,每一位访问者都有权增加、删减、更改已有的数据条目,随着实时变化不断更新。

后期,随着用户的增多,将考虑建成影响力较大的网络社区,开放访问者留言、建议功能,创建专门的留言讨论区,并考虑在线下、线上数字博物馆中开展相应的讲座,服务社会群众,推广中国故事。建成后的“中国故事数字创新转化库”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学科跨区域共享学术平台,为国内外研究者开放共享资源。

 

(二)创建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沉浸体验中心

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沉浸体验中心,是以经典性、原创性、前沿性为核心观念,创建的一个集原创小剧场、桌游多维体验馆、VR影视沉浸大厅为主,以机器人为日常实验数据收集者的沉浸体验型的文化实验室。

1. 中国故事原创小剧场

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是丰富宝贵的文化资源,中国故事原创小剧场,通过征募川大师生、传统文化爱好者对传统中国故事的剧本改编、实景演绎,重新释读、展示、创新各民族的经典故事。

实验室在以剧场的形式演绎经典方面已有丰富的经验。凭借多年的教学科研一体化经验和对中外文学的深入研究,实验室教师已经形成了一直具有排练、指导剧场演绎的深厚功底的队伍。因此,原创小剧场的设立已经有专门的人才团队,以及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剧场将对文新学院以外的其他专业同学开放,给更多对中国故事感兴趣的人员以参与、观看、讨论的平台。

在技术层面,小剧场设置电子虚拟3D立体背景,为高质量的剧本提供一流的服装、饰品、道具、灯光,并拍摄成影视版将于“bilibili”等聚集年轻人的流量视频平台发布,并在“中国故事数字创新转化库”同期更新。

2. 桌游多维体验馆

桌游多维体验馆集当下年轻人时尚文化休闲方式于一体,设有桌游室、cosplay照相馆、棋艺竞赛等体验角。当下,“剧本杀”“三国杀”等角色扮演游戏成为年轻人休闲方式的新潮,体验馆设立桌游室,提供以中国多民族传统经典故事为框架,设立角色扮演剧本游戏,为玩家提供全方位参与的体验。在cosplay照相馆中,穿上经典人物的服饰、少数民族的服装,在人物经典场景中拍照留念,如设置“桃园三结义”“黛玉葬花”等经典场景,以cosplay的方式,走进中国故事中的人物世界。在棋艺竞赛中,重拾中国象棋、五子棋、围棋等传统文化,比拼中国技艺,感受其中蕴含的中国哲学思维。

3. VR影视沉浸大厅

邀请国内一线VR公司、学者参与建立相应的沉浸式VR三维全息影像系统,将收集到的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图片和影像进行修复、拼接,模拟成三维立体图,并创建中华多民族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曲艺等多个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虚拟场景。

结合VR技术,在沉浸大厅中感受与传统故事中的主人公VR形象面对面交流,还原历史真实场景,如将访问者放在“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场景中,试想出比诸葛亮更好的对策。结合迪士尼乐园中的VR城堡之飞跃中国历史等,沉浸式体验穿越历史长河。在少数民族专区中,沉浸式了解各民族发展历史,阅读少数民族史诗如《格萨尔王传》,体验VR虚拟傣族泼水游戏、蒙古族虚拟赛马等,身临其境体验少数民族文化。

面向校内外师生、艺术家、团体提供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艺术展览服务,用于展示接待。通过沉浸式体验大厅利用计算机生成与创建虚拟环境,建构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的新型视听体验、知觉感受空间,使体验者能够自由通过相关的头戴硬件设备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自然的感知与交互行为,产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对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有更深刻的体悟。

三、研究方法

建构文化创意研究实验室——以传统故事创新实验、数据采集及研究为主要方式,在中国多民族文学经典的推广、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的继承及其在文创产业活动方面的应用上推进,打造以中华多民族传统故事为基础的原创IP聚集地。采用实验的方式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进行研究,寻找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实现“文、工、商”在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中的结合,把中国故事融入进现代科技前沿中,面向80、90以及00后乃至更年轻的新生代文化继承者们,使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以富有打动力的新潮面貌展现在大众面前。

目前,中国多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展示多以传统三馆(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为主导,展示方式多以静态实物、文字及多媒体描述为主,而其主体的传承方式主要以口传身教、家族式代代相传为主。国内学者研究多民族传统故事的数字化组织及展示则主要偏向于其图形图像描述、数字出版物等,如将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信息资源数字化后进行3D建模或动漫转化等。

不同于上述方式,文化创意研究实验室将通过创建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与沉浸体验的结合,寻求以文化创意与文创产品的开发来推动中国多民族故事的开发应用的道路,实现对中华多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做出积极贡献。其中的设施将包括:

(一)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与文化创意“线上+线下”实践平台

以中国经典故事与现代融合的文化产品形式,充分展现文创产品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推动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

具体设计思路与实践路径为:(1)汇集校内学生的创意设计,建立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走进校园的OTO创业实践平台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依托移动互联网,将线上的媒介平台应用和线下的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推广活动有机结合,线上线下良性循环,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线上将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精髓融入到现代数字媒体形态中,进行传播和创新;线下活动为线上提供素材,线上媒体为线下活动提供传播和社交平台。(2)利用地方文创平台,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及官方文创平台APP等多种途径进行线上电商。线下以实体店摆卖、慢生活体验店、工艺大师工作坊特色服务等,满足个性化服务的私人定制业务,打造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文创品牌和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创业形态。 

(二)文化影响与传播效力研究与持续性、开放性转化应用结合

利用人工智能公司、计算机方向老师研究开发的AI资源,设计智能机器人,与文化沉浸体验中心来访者进行实时数据收集、分析与后续处理。参照小米智能生活家“小爱同学”、苹果“siri”智能对话机器人,结合人脸识别技术、智能会话功能、关键词互动、多种语音包等,与参加文化体验的来访者在体验前、体验后分别进行对话,通过AI扫描机器人记录,收集数据并分析。记录并分析来访前与来访后的变化,以来访者的实验大数据为基础,研究哪一种文化体验对人在于加深中国故事理解、丰富中国文化体验上最有效。最后,通过这些实验数据选出最有效的场景,从而推广应用到各大文化产业、文旅机构。

四、研究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与实际贡献

(一)开发新软件及新的计算机语言,培养新一代数字人文研究学者

我们认为,当前人文学术研究处于范式升级和转型的上升期,构建中国故事数字创新转化库、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沉浸体验中心、文化创意研究实验室,将有力推动新的知识体系和方法建构。以往人文数据库建设多由学者提供原始文献,然后由程序员将之数字化,结果往往难及预期,很多极具创造力的设想因技术问题而胎死腹中,原因在于,即便是当前最年轻的文科博士,也很难熟练使用XML、XSLT、GIS、CSS和C这样的编程语言,而商业化的外包服务、鸡同鸭讲的跨行合约式沟通足以不足以鼓励新的人文创造方式。本计划致力于打造面向所有学者开放的学术平台,这个平台是以学者为导向、基于资源共享的“基础数据库”,在中国故事数字创新转化库、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沉浸体验中心、文化创意研究实验室中,不仅有青年学者与专门的管理团队,人文学者与理工学者协同合作,更有多学科资深教授为新人文研究提供数字路径与方法指引。在我们的文化影响与传播效力研究实验室,以程序员为代表的技术人员在为人文学者提供培训与服务的同时,结合人文研究的实际以及人类感性认知的独特性开发新的软件乃至发明新的计算机语言。

作为面向未来的人文学术路径,实验室将在大数据时代充分发挥四川大学综合研究型大学优势,紧密结合数字人文建设与新一代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引导和培养更加了解未来数字社会,具备数字知识生产的基本思维、理论反思与创新的新一代的数字人文学者和人文社会科学人才。

(二)共享社区与信息传播,推进国际国内数字人文研究合作

当前人文学者获取数字化材料需要支付高昂的订阅费或依赖学术机构(高校图书馆)的购买,数据共享与开放的程度很低。中国多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长远目标是完成资源共享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即CI),与国际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广泛的合作进而实现数据与设备的共享。需要强调的是,共享的不只限于数据和设备,包括方法与经验,通过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交流经验,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相互传授数据分析、操作、解读技能,互派驻馆学者等形式,营造具备良好学术氛围的跨区域共享社区平台,进一步推进国际国内数字人文研究合作。

(三)凸显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性和创造性

当前各大商业数据库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专业学者的介入不够,其数据库建设更偏向计算机领域凸显其工具性,而丧失了“洞察力”,其使用体验自然是机械平庸的,甚至招致了“数字与人文”之争。中国现代文献学数字文献强调人文研究的专业性,虽借助计算科学的精准、严格、系统、明确、程序的方法,基础内容仍是建立在日常生活切身体验基础上的人文学术创新与创造,以及敏锐而有温度的文学批评研究。中华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数字融合实验室针对中国科幻文学及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的系列数据采集及相关研究,必然将加深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在人文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将人文研究者广博的知识储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记忆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融入其中,真正将电脑分析与人脑分析结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创造性融合。

(四)实现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的数字化保护、传承与文化创意研究的创新

如今,国内的专家与学者围绕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的保护与传承做了大量的研究,在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资源保护与利用过程中,从技术采用到场景设计,从资源采集到资源呈现,都存在许多问题。与之相对,在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保护工作中引入沉浸式VR技术,可以使资源得到更好的展现。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能够跨越时间与地域限制、使参与者身临其境的VR技术将会给中国故事创新型讲述带来新的发展动力,而利用沉浸式VR技术建立的中国故事数字化系统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缔造了新的传播契机。    

在此基础上的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数字化与文化创意研究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其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创新。对于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的保护与传承,传统科研领域更关注单一的数字化采集与保存,对于其跨学科的创新性的应用及产业化的意义认识不足,而信息化时代的文化创意设计与信息交互体验创新在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领域将会有更好的结合点,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极具活力的创新发展方向。

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承载着文化记忆,凝集着文化认同,对其相关文创产品的开发及文化创意的研究,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巧妙融合,对提升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传承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赋予了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可持续的文化形态。由此,既可以发展性地保护和传承这些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又可以充分展现文创产品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使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重新回归大众文化,满足人们现代生活方式与精神文化的双需求,促进中国多民族传统故事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